2022年8月30日,伴随着汕汕高铁惠来站主体顶层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,由中铁建设承建的汕汕高铁全线新建5座站房——陆丰南站、陆丰东站、惠来站、潮南站、汕头南站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。
5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
新建汕(头)汕(尾)高铁是国家“八纵八横”沿海时速350公里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粤东地区联系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,全长160多公里,全线共设7座站房,其中新建的5座站房总建筑面积约5.5万平方米、雨棚4.1万平方米。
潮南站为新建车站,位于我市潮南城区东南、田心村南侧。昨天,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,站房主体结构已经封顶,近200名工人分布各作业面,正在进行进出站楼梯、站台柱、站房内部的结构砌筑施工。
潮南站为“线正下式”站型,候车厅位于同期建设的高铁桥下方,交叉作业多、协调任务重,施工单位提前策划,制定专项施工方案,确保站、桥施工同步推进。潮南站项目现场负责人黄兴顺告诉记者,随着主体结构的封顶,下来将加班加点推进站台、雨棚及站房内部的钢结构网架拼装和二次结构砌筑施工,预计今年春节前钢结构安装完成,金属屋面施工完成。
新建汕头南站位于我市濠江区,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,站房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中间候客大厅采用钢网架结构,地上三层,局部地下一层。目前站房主体结构封顶,二次结构施工过半,钢网架构件陆续进场,即将进行地面整体拼装,计划今年年底完成钢结构安装,春节前实现屋面断水,为明年机电安装及室内装修奠定基础。据了解,汕头南站周边有深汕高速公路、汕湛高速、疏港大道、河浦大道等,交通十分便利,濠江和潮阳两地群众可在20分钟左右抵达这里乘车出行。
“汕汕高铁地处沿海地带,地质条件复杂,地表存在较厚的富水砂层,地下多为厚砂层花岗岩,很容易出现边挖边塌的情况,施工难度较大。”据中铁建设汕汕高铁项目负责人孙大朋介绍,为解决特殊地质夹砂、断桩、进尺困难等问题,在桩基施工阶段,项目团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,在传统工艺基础上,通过调整护壁泥浆的配比,改造碎石桩基钻头,采取长护筒跟进、分地质交替使用钻头,在进场后不到30天内便完成首桩试桩工作。在承台基坑开挖阶段,为保障基坑安全稳定,采用钢板桩围护的方式阻隔流砂涌入基坑,最终提前15天完成了基础承台的施工任务。
“一站一景”彰显地域特色
汕汕铁路各个站房设计采用“城站融合”“一站一景”的设计理念,立足于深厚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,采用现代材料和造型手法,传达传统建筑的神韵,极富城市特色。
潮南站汲取潮南独特的地域文化,以“涛海行船”为设计理念,以海中行船乘风破浪作为设计意向,诠释出潮南勇立潮头的现代新景。站房整体设计融合海船与潮汕传统民居线条,两侧屋面线条向上翘起,形成端庄大气的整体形象,体现潮南站为城市客厅欢迎八方来客的美好愿景。潮南站建成投用后,将采用“下进下出”的进出站流线模式:进站旅客经门斗进入候车区候车,检票后经上行电扶梯至基站台、进入地道经上行电扶梯至二站台上车;出站旅客经楼扶梯下行至出站通道,经检票后通过出站厅出站。
汕头南站建筑设计则以“翼翔沧海,逐浪汕头”为立意,设计汲取了汕头海洋文化的特征,建筑形态取意于正在振翅腾飞的海鸥,以流畅优美的曲线轮廓勾勒出海鸥舒展双翼,翱翔在广阔无垠沧海中的形象,隐喻汕头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下,奋勇拼搏、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。据介绍,汕头南站站房以白色金属铝板构成实面,候车厅的玻璃幕墙与金属铝板突出站房“海鸥”形象的轻盈感;北向主立面外衬金属百叶,犹如层次分明、精雕细琢的羽毛,蕴含着汕头潮水的动态美感,同时在候车大厅中洒下波光粼粼的光影,为旅客朋友们带来温馨亲切的空间感受。
汕头南站为桥侧下式站型,届时将采用“下进下出”的进出站流线模式:进站旅客购票后由站前广场直接进入候车大厅,检票后到达桥下空间通过进站通道上扶梯、垂直交通进高架站台乘车;离站旅客经旅客通过楼、扶梯经桥下出站通道到达出站厅检票出站。
目前,汕汕高铁全线新建站房均已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。未来,汕汕高铁与正在建设的广汕铁路在汕尾站相接,项目建成后,将实现1.5小时内通达广州、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,海陆丰革命老区与中心城市、经济特区的时空距离将不断拉近。
(附图:汕汕铁路汕头南站站房封顶)